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2025年3月26日下午,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组织开展了 “弘扬雷锋精神 绽放青春光彩” 专题观影活动,社员们集体观看电影《雷锋》。
此次活动,读书社成员们分别在仓山校区A106教室和金山校区101教室,共同观看了这部经典影片。电影《雷锋》以真实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雷锋同志在平凡生活中所展现出的不平凡精神。他始终以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为信念,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时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深深被雷锋的高尚品格所打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力量。
通过开展此次观影活动,同学们深刻领悟到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社员们一致表示,在新征程上,会自觉和主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把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生感悟
人文科学学院 郭仕杰
通过此次观看《雷锋》这部经典影片,有个镜头让我难忘:雷锋在工地义务劳动时,工友们劝他休息,他抹着汗水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句台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平凡与伟大"的重新理解。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总在追逐"不平凡"的人生,却常常忽略了像雷锋那样,在点滴小事中践行初心的力量。
当看到雷锋雨夜背着小女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路上时,我想起上周暴雨中,社区志愿者们自发组织的"爱心接力"。原来雷锋精神从未远去,它早已化作无数普通人的善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默默流淌。这让我明白,真正的奉献不是惊天动地的壮金沙js9线路中心,而是持之以恒的坚守。
走出教室时,晚风轻轻拂过脸庞。我望向万家灯火,突然懂得:雷锋的光芒之所以永恒,是因为他让我们相信,平凡的生命也能通过奉献,绽放出照亮世界的温暖。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坐标。
人文科学学院 张诗笛
影片最打动我的,是对"平凡"二字的深刻诠释。雷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金沙js9线路中心,却用"甘当螺丝钉"的执着,将为人民服务融入每个细节。他省下津贴支援灾区,自己却连汽水都舍不得买;他带病参加劳动,只为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他雨夜送大娘回家,默默消失在暮色中。这些看似平常的金沙js9线路中心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折射出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观影时,我数次被镜头中纯粹的情感所打动。当雷锋在日记中写下"我是人民的儿子"时,画外音里的哽咽与银幕上的泪光,让我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信仰的赤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雷锋精神并未随岁月褪色。影片结尾那句"雷锋还活着",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召唤。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就藏在平凡人坚守的善良里,在每一次伸手相助的温暖中。
学前教育学院 蔺亚婷
在观看1964版电影《雷锋》影片中,雷锋的形象鲜活而生动。他出身贫寒,童年饱受苦难,但这些经历并未让他心生怨恨,反而铸就了他善良、坚强且富有同情心的品格。而雷锋在工作中的表现,更是令人敬佩。无论是在汽车连当驾驶员,还是在其他岗位上,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待每一项任务。他认真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力求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从不退缩,总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克服。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虽然渺小,却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集体、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雷锋》这部电影,我深刻地认识到,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它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如何去做人、做事。在这个物质丰富但精神容易匮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坚守善良、奉献与责任,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信息科学学院 王芷仪
观看电影《雷锋》,我深刻感受到这位平凡战士身上不平凡的精神力量。影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雷锋从普通士兵成长为时代榜样的历程,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电影中,雷锋的节俭与无私形成鲜明对比: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袜子,却将省下的津贴捐给灾区战友,甚至在暴雨中用被子保护工地水泥,自己却甘愿淋雨。最触动我的是他“雨夜送大娘”的场景——泥泞中背着孩子、搀扶老人步行数十里,事后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句“我叫解放军”。这种不图回报的纯粹善意,恰是当代社会亟需的品质。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影片更通过乔安山等战友的视角,展现了雷锋精神如何浸润人心。当乔安山因救人反遭误解时,正是对雷锋的信仰支撑他坚守道义。这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雷锋传人”——无论是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企业家裴树清将雷锋精神融入企业文化,都在证明雷锋精神的永恒生命力。
黑白影像中的雷锋,用22年的短暂生命诠释了“伟大出自平凡”。这部电影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人在物质丰裕时代对精神信仰的追寻。正如片中那句朴实话语:“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而今天的中国,依然需要千万个这样的“傻子”,让善意薪火相传。
艺术教育学院 詹可宁
观看影片《雷锋》后我的心有了深深感触,影片中,雷锋雨中护送大娘和孩子回家,泥水溅满裤腿也毫不在意;他在火车上忙前忙后,帮乘务员打扫卫生、为乘客倒水。这些质朴画面,没有惊天动地,却满是温暖与力量。雷锋时刻心系他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工资微薄,却省吃俭用,把钱捐给受灾群众和困难战友。在他身上,我看到无私奉献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对照自己,我深感惭愧。日常小事中,我常因怕麻烦而对他人的求助犹豫不决。雷锋精神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不足。今后,我要以他为榜样,从身边点滴做起,主动帮助他人,让生活因我的付出多一份美好,让雷锋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外语教育学院 张婧
《雷锋》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金沙js9线路中心,却用最朴素的镜头讲述了一个普通士兵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芒。影片中,雷锋像一颗"螺丝钉",默默坚守自己的位置,用无数微小的善行构筑起崇高的精神世界。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恰恰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品质。 这种发自内心的利他精神,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更具感染力。 雷锋的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束微光,而无数微光汇聚,便是照亮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