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5] 作者:[系统管理员] 阅读量:[0]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福建省总工会授予我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该奖项是省总工会授予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荣誉,我校也是今年全省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的两所高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和“学高身正、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全体师生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平安先行学校’”“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示范校”和“福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此次殊荣,是对我校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卓越表现的积极评价及校工会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校教职工立足岗位、辛勤劳动、建功立业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福建省总工会授予我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牌匾
主要事迹
金沙js9线路中心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办学历史,是福建省学前师范教育和小学艺术师范教育领域的开拓者。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平安先行学校”、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示范校和福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曾获原国家教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的表彰。
一、坚持育人为本,培育两代师表
一是培养社会所需建设人才。我校不仅着力培育学生的师表意识,而且努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并取得良好成效。2006年以来,学生在全省和全国各类竞赛和评选中获奖747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是建设德艺双馨师资队伍。师德师风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工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大力建设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每年评选“三育人”先进教工,1名教师荣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通过表彰先进,弘扬了高尚的师德,促进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曾应邀在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指挥合唱音乐会,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优秀指挥奖等奖项。
二、强化支撑基础,支持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教学建设。学校加强教育装备武装,大力改善教学条件。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2012年以来,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师教育共享课程立项,实现了我校这方面工作“零”的突破;3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在2014年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1项成果荣获一等奖。2项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是提高科研水平。教师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7项、省教育规划课题13项、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91项、省中小学教师科研基金项目4项、省环保科技计划项目1项,列入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人,出版著作、教材2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83篇。
三、发挥党建带动作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是做好党建廉政工作。我校开展基层党组织“三好”展评活动,发挥党建对其他工作的带动作用。构建校系两级党员教育管理体系,2012年以来共发展党员362名。建立循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开展拒腐防变警示教育,加强重点工作、关键岗位的监督,信访办结率100%。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2015年起,认真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二是创新发展学生思政工作。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了“中国梦 我的梦”、“中国梦 幼专情”、“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等主题的思政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凝聚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追求和实践中国梦。开展大学生诚信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支撑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三是创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稳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创建“教工之家”,校工会被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学前教育系、外语系、艺术系、人文科学系、附属幼儿园均已被授予省级模范(先进)教工小家称号。建设“妈妈小屋”,“妈妈小屋”被省总工会授牌,并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爱10平方”活动资格认证。附属幼儿园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校保卫科、培训中心、办公室、后勤处基建科先后被授予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学前教育系获2013年福建省教育系统“五一先锋岗”称号。
三、加强交流合作,强化社会服务
一是加强闽台学前教育交流合作。与台湾木铎学社、台湾财团法人幼儿教育基金会合作,共建“海峡两岸学前教育培训中心”和“海峡学前教育网”,金沙js9线路中心办海峡两岸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园长培训班。与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弘光科技大学、中州职业技术学院、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至今已选派赴台交流生两批。与台湾康乃尔幼儿园建立闽台合作关系。承办四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论坛),牵头签订十多项两岸学前教育合作项目。
二是拓展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挥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和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作用。派出专家10多人次、志愿者500多人次赴菲律宾、印尼、文莱、德国等国家讲学和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华文启蒙教育工作。启动我国首个专科层级学前教育专业留学生培养项目。承担海外幼教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100多人。2013年,启动与新西兰高等教育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国际化的学前教育师资人才,现已招收3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013年8月,福建省教育厅依托学校设立 “福建省学前教育国际(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中心”,承担我省与台湾地区及国际之间的学前教育比较研究、学前教育对外合作等任务。
三是服务学前教育民生工程。提供智力支持,参与研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国家和省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政策文件23份。设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育婴师、保育员、装饰美工、动画绘制员、网络课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会展策划师等职业技能鉴定。长期对口扶持西藏林芝地区实验幼儿园,选派干部进藏挂职工作。向平潭综合实验区选派支教教师。完成“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园长培训项目3个、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幼儿教师培训任务1项。组织“名师送培下乡”重点扶贫项目覆盖海岛、山区、农村24个县(区),惠及6323名园长和教师。利用全实景多功能远程研训系统,实施龙岩市原中央苏区县“学前教育连片发展工程”,并辐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四是助推驻地社会事业发展。在驻地学前教育、文化传承、创建文明城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包括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制定学前教育规划,与鼓楼区政府共建海西宝贝早教中心,与龙岩市教育局、三明市三元区、福州市罗源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与仓山区文化保护和创新,在温泉街道开展志愿者活动等。
我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效益为目标,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努力将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绩效显著、声誉良好的全省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办学活动和服务成效的社会满意度、美誉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