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风采展示 | 心灵工匠的探索之旅

福建幼高专2001级校友 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 杨慧

发布者:创新创业与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4-07-15浏览次数:44

编者按: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模范的事迹可学可做。我们特别推出“优秀校友风采展示”专栏,旨在展示那些在各自领域里取得卓越成就的校友们。这些优秀校友,凭借自己的实力与智慧,在各自的领域内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肯定。他们的经历,将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同时,我们也期望这些优秀校友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做敢想敢为的新时代新青年。


一、个人介绍

杨慧,金沙js9线路中心2006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保教组长、一级教师, 2019年设计并执教的大班艺术活动《静夜思》(水墨画)评为福建省优质课例;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组核心成员;对印尼华文幼儿教师培训班以及区市省级以上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撰写论文、案例先后发表在CN刊物、获得全国音乐课题优秀论文评选等奖项。先后荣获“幼儿园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初出茅庐,手忙脚乱,对孩子们的行为金沙js9线路中心止感到无所适从,到如今游刃有余地管理班级、带领团队,事事皆有章法,她收获了成长,也从孩子们身上汲取了无尽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教育研究之路,感受她的就业历程。


二、个人事迹

启程:教育研究的觉醒

她以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深厚兴趣和无限热情,通过不懈的业务钻研,实现了从编外到在编教师的华丽转变。2011年,她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了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大门。面对新环境、新同事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她深感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激发了她更加努力的决心,她开始每天早出晚归,抓住每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她积极克服困难,把握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她不仅加入了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小组,还勇敢地承担了省直园音乐课题组的重要职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并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撰写专业文章,她的业务水平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并赢得了园领导的高度认可。

她设计并执教的音乐活动,如《妈咪宝贝》、《海绵宝宝》和《机器人漫步星球》等,因其创新性和教育价值,被选为福建师范大学国培计划的公开观摩课程。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对幼儿园音乐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定了她投身于音乐教育研究的决心。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她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音乐年会论文评选中获奖,还成功发表在《福建教育》《福建教育研究》等CN刊物上,展现了她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

深耕实践:洞察与创新并进

在幼儿教育的广阔领域中,她以满腔的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她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需要精心培育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她总是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分析他们的需求,用爱心和温暖驱散他们的迷茫。她不仅在幼儿园内关注孩子,还深入家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共同打造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她更是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精力。回忆起2017年,当她作为小班年段长接手新班级时,面对一个名叫默默的孩子,她以专业的敏感性和爱心,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默默因分离焦虑而情绪不稳,她便用温暖的怀抱和耐心的安慰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她用心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利用个人时间陪伴孩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她的不懈努力,不仅帮助默默克服了入园的困难,也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感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她深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作为“自主性区域游戏”实验班的负责人,她巧妙地规划班级空间,创设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活动区域,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区域游戏。这些活动区域成为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魔法乐园。她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细致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捕捉他们成长的每一个“哇”时刻,并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支持。在组织表演区游戏时,面对孩子对乐器的陌生感,她不仅自学手鼓技巧,还与孩子们一起参与音乐创作,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不断创新的游戏内容,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成长。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成为了孩子们童年中最闪亮的记忆,不仅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在他们的成长旅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印记。

蜕变:专业成长的质的改变

2014年,她因一次偶然的机遇接触到了幼儿园创意戏剧,这种将故事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巧妙融合的创新教育方式,激发了她浓厚的兴趣。在获得园领导的大力支持后,她毅然踏上了“创意戏剧”的探索之旅。她带领课题组深入研究活动指导策略,精心挑选适宜的绘本故事,探讨匹配的音乐和道具制作。在实施过程中,她引导幼儿体验创意戏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音乐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她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大胆演绎,培养了孩子们积极探索、勇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学习品质。当《米格爷爷的鞋匠铺》、《三只小猪》、《好饿的毛毛虫》等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创意戏剧呈现在家长和孩子们面前时,所有的辛勤汗水与泪水都化作了甜蜜的幸福。

为了适应幼儿园“健·阳”课程背景下融合教育的需求,作为保教组长的她勇敢地承担起“阳光小屋”感统训练授课的重任。面对全新的挑战,她在后勤副园长的带领下,与医务和教师团队一起,从零开始,深入研究“融合教育”的评估指标和授课方式。她向妇幼保健院的专业医生学习,准备必要的训练器械,并尝试撰写教案。在首次授课时,面对三个不听从指令、存在轻微沟通障碍的幼儿,她也一度感到无措。但她没有放弃,而是深入班级,与教师交流日常沟通方式,进一步与家长沟通,形成家园共育的统一战线。针对三位幼儿的不同问题,她从倾听能力、手眼协调、前庭觉训练、平衡训练等方面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分时段为每位幼儿提供单独授课。她首先帮助幼儿克服倾听和回应的难题,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遵守秩序,学会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三位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不仅是对她专业成长的肯定,也是她教育之路上质的飞跃。

     她的专业研究从主题研究起步,逐步过渡到课题研究,最终深入到课程研究的广阔天地。这一成长过程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让她在幼儿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的成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求索:持续研究的哲学思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她步入幼教这片沃土,留下满满的爱与关怀,她始终坚守初心,为幼教事业奉献自我,用心灵去触摸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如同阳光雨露般滋润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无私的爱为孩子们筑起一个温馨的家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就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就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就是民族的希望。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她从新教师成长为班主任、年段长、教研副组长、保教组长,一路走来,她能够本着负责、认真、尽职尽责的态度,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积极配合教学副园长与后勤副园长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始终坚守在一线教学阵地。在工作中,她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她还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和教学技能,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研究、团队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在生活中她更是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小太阳,与周围同事的关系融洽,并能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有团队协作精神,待人真诚,与人为善,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工作为先,不计较个人得失,带领保教团队与青年教师以满腔热情与坚定信念,为幼教事业添砖加瓦,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更加绚丽多彩的天空,让他们在这片蓝天下自由翱翔,追寻梦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