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3月17日,人文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开展“银龄福祉,德铸民生”主题联建活动。作为学校“强国行”专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思政赋能,深化校社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
多维联动深化思政教育
活动伊始,师生一行在福利院工作人员引导下参观了养老服务设施,实地了解康养工作流程。随后开展的集中授课环节亮点纷呈:福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甘蔚铭系统介绍了福利院的运营模式和服务理念;在院老人刘小兰深情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时的温暖场景,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伟川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围绕“德铸民生”主题,深刻阐述职业道德在康养事业中的核心价值;人文科学学院何洪越老师结合专业教学,解析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培养路径;优秀校友代表通过鲜活案例,传递了扎根养老一线的责任担当。
党建引领构建育人共同体
活动中,学校向福利院捐赠图书200册,并金沙js9线路中心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教学研训基地授牌仪式。
人文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福利院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将通过“理论共学、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党建+思政+专业”三位一体育人平台。林伟川在寄语中强调,要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康养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厚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为民情怀,为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支部联建是福建幼高专“强国行”专项活动的创新实践,通过校社协同深化党建引领,既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又为养老服务事业注入青春动能,彰显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担当。未来,三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书写“银龄福祉”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