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上午,一场以“银龄福祉,德铸民生”为主题的实践基地思政课在福州市社会福利院会场隆重开讲。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伟川与福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甘蔚铭偕同马克思主义学院郑舒丹老师、人文科学学院何洪越老师、福利院长者刘小兰和校友钟雪珍,一同为2024级人文科学学院智慧康养专业2411班全体同学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一课。五位主讲嘉宾与全体师生携手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的学习共同体,旨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郑舒丹老师作为主持人,以全国两会中广受关注的“一老一幼”民生话题为切入点,设置“如何为家人选择养老院”这一问题,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为后续的讨论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福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甘蔚铭作为第一位分享嘉宾,他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为我们分享养老服务事业的实践与感悟。他指出,对职业的热爱是推动福利院不断前进的动力,鼓励同学们将这种热爱转化为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执着追求。甘蔚铭强调,在社会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养老服务事业不仅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更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尊严的维护。他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福利院在日常运营中如何体现对生命的尊重。院长的分享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福利院在社会养老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如何在专业实践中融入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业的热爱,为未来的养老服务事业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
福利院长者刘小兰分享了她对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的感受。刘奶奶用她真挚的情感和亲身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与期望,以及党和国家对养老服务事业的关注与重视,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投身这一事业的热情。
校长林伟川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的重要论断为理论支点,系统剖析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战略意义。在深化认知基础上,他从宏观层面,指出养老服务承担着"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社会使命;从个体发展维度,强调将专业成长融入国家需求,实现青年担当与银龄关爱的价值共鸣;从精神传承角度,诠释这项工作对弘扬孝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效应。这些多维阐释使在场学生深刻体悟到康养专业背后的时代重量,纷纷表示要以使命为帆投身养老事业。为夯实职业认知,他还提出“三位一体”的素质模型,即:以福幼“三特精神”铸就职业品格,用“五心”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借AI智慧康养技术提升服务效能。最后,他着重强调,新时代养老服务已超越单纯岗位职责,成为青年回应社会关切的实践窗口,我们既要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基因,更需把握智慧养老的技术脉搏,在服务创新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
人文科学学院何洪越老师以“银杏伙伴”活动中学生的服务细节为切入点,布置课前导思,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养老服务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品质是什么?”这一话题。在授课中,何老师强调,养老服务工作者要坚持“五心”的职业品质。并以专业榜样王程的事迹为例,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养老服务工作中,以榜样为楷模,将人文关怀与服务温度融入到工作中,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温暖与尊严。
在校友分享环节,人文科学学院2024届毕业生钟雪珍向同学们分享了她在福州市社会福利院为失能失智老人开展活动的经验。她强调,以兴趣为敲门砖,能够有效激发老人们的参与热情;关注细节和给予尊重是做好老年工作的关键;沟通是核心技能,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也能传递出陪伴与温暖。钟校友鼓励同学们,养老服务工作不是“伺候人”,而是用专业守护生命的厚度,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秉持优良的职业道德,为养老服务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这堂实践基地思政课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校长、福利院院长、思政课教师、福利院长者、专业课教师、校友以及学生,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共同为康养专业的学生铺设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社会的桥梁。通过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习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与责任的种子,激励着他们为养老服务事业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学生心得
智慧康养2411黄秀荘
今天我们踏入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实践基地思政课。在甘院长深入且细致的讲解与实地引导下,我深刻领悟到了福利院的办院宗旨。思政课上,校长、院长以数据剖析老龄化挑战,专业老师探讨老龄化趋势及 AI 与养老结合,最触动我的是校长谈到的“五个心”服务理念,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照顾老人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物质需求,更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与关怀。课堂上福利院刘奶奶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虽然老人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她的言语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当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幸福的社会。作为福幼首批康养专业学子,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未来我将以福幼三特精神,在智慧养老与人文关怀的交汇处,守护每一缕夕阳的温度。
智慧康养2411释思恩
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一次意义深刻的思政课。通过实地参观社会福利院,深入了解其院史,在各位老师的分享与发言中,我收获颇丰。在课程的熏陶下,我进一步树立了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与敬畏之心,对未来的职业道路也有了更为清晰的导向。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次课程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服务老人、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我将带着这份信念与使命,在养老事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晚年。
智慧康养2411李佳怡
今天的思政课让我深入了解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在参观到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的地点时,当我听到习总书记“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主要就是看老人幸福不幸福。”这句话时,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养老服务事业的高度重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养老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这次思政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想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今后,我将在养老服务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我服务的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晚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